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水利厅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抓住国家发行超长期国债机遇,全力推进水润辽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防洪安全、农村水利、河湖健康、行业治理五大体系建设,为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省水利系统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状态,打响水利建设“开门红”攻坚战。截至3月底,全省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6.9亿元,同比增长26.1%,50项新建工程已开工,34项续建工程全面复工,为今年的水润辽宁工程建设开了个好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昂扬状态,重点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
我省作为全国第一批、也是东北唯一的省级水网建设先导区,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特点,积极构建“四干十脉”水网,持续推动北、中、南三线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今年“中线”中南部地区供水二期二步将完成主体工程,“北线”省重点输供水朝阳输水线路工程加快建设,“南线”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将实现开工。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全部县级水网规划批复,重点推进永平、生金、关山二、挂钟岭等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持续整治河道堤防。全面完成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建设,实现辽河干流全线防洪达标。治理中小河流19条、271公里。加快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完成葠窝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建设、实现下闸蓄水,实施1座中型水库、23座小型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抓好山洪灾害防治。治理山洪沟3条。完成61条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项目建设,新建505个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点,在55个山洪灾害防治县安装5500套预警终端设备。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加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网、水文站网“三道防线”建设。推进3部X波段测雨雷达组网建设,优化辽河、浑河等重要河流产汇流模型、洪水演进水动力模型。推动灾后重建。春灌前完成农村灌排设施恢复重建,汛前完成313项水毁工程修复。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新建和现代化改造,加快灌区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实施黑土区侵蚀沟治理253条。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全面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实施农村供水工程300处,改善90万农村群众饮水条件。抓好水库移民扶持。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6亿元,惠及水库移民约44万人。实施后扶项目1000个以上,重点打造美丽家园示范村18个、扶持精品产业10个。
四、进一步完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贯彻落实第7号《辽宁省总河长令》,高位推动全省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压实各级河湖长及相关部门责任。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持续巩固辽河干流和东辽河滩区封育成果。持续推进寇河母亲河复苏行动。完成374条河流健康评价。创建省级幸福河湖56条(段)以上。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全省重点河湖和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工作,强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划定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常态化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取水行为。全面开展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稳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工作厅际协调机制作用。深入推广“节水贷”金融服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
五、进一步完善水利行业治理体系
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省“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防洪、水资源配置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14类730个工程项目、总投资2006亿元的前期论证,重点加快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等15项“两重”项目前期工作。健全水利法治体系。推动尽快出台《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开展《辽宁省地下水管理条例》修订调研论证。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构建省级数字孪生平台,完善“天空地水工”监测感知体系,推进省管九大水库等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推进10个方面、51项水利改革任务。重点推进灌区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开展水库管理体制改革。